目前,iPhone 12的各路情報已經逐漸明朗,但對于小雷來說,它還有一項功能依舊處在撲朔迷離之中,那就是傳說中的120Hz高刷新率屏幕。在2017年,蘋果在iPad上推出120Hz的時候,就已經有不少果粉希望在iPhone上也能享受到相同的流暢體驗。
在今年,各大安卓廠商紛紛推出90Hz、120Hz屏幕的時候,蘋果的高刷新率屏幕似乎也呼之欲出。但今天的一則消息正式宣判了高刷新率的死刑:屏幕行業分析師 Ross Young 聲稱,iPhone 12 型號不會配備120Hz的驅動 IC,這意味著所有的iPhone 12都不會采用高刷新率。
薛定諤的“高刷新率”
今年年初開始,iPhone 12要上高刷新率的傳聞就不脛而走。作為蘋果幾年一次的大升級,所有人都認為蘋果會在iPhone 12上帶來一系列新功能。全新設計、超強續航、高刷新率和Type C接口,都是果粉萬眾期待的新特性。就連Jon Prosser和郭明錤也曾表示,iPhone 12將上馬高刷新率屏幕。
但隨著iPhone 12的發布會臨近,各路線報卻又紛紛反水:在郭明錤的后續報告中,“高刷新率”一詞就再也沒出現過,Jon Prosser也表示,關于高刷新率,“蘋果內部似乎仍有爭議”。
近些日子,iPhone 12的情報泄露已經開始老調重彈:新設計(小劉海)、不附贈充電器、多款機型、全系OLED,這些消息小雷已經能背下來了,但最期待的高刷新率反而離我們遠去了。
那么iPhone 12究竟還有沒有可能上馬高刷新率?從近幾年iPhone的情報泄露狀況和生產狀態來看,120Hz的iPhone 12已經成為不可能。
根據蘋果召開發布會的日期慣例來計算,今年的蘋果秋季發布會將在9月8日召開。此前的蘋果財報會議中,蘋果高管也確認“下一代iPhone將會延期發售(Launch)”。
在蘋果的話術中,“Launch”的用法,特指在零售店開賣的時間,而不是發布時間。iPhone X和XR都是在發布會召開的一個多月后,才正式進行發售(蘋果也稱其為“Launch”)。
如此一來,iPhone 12的正式發售日期雖會延后,但蘋果秋季發布會很大可能會正常召開,畢竟蘋果將要發售的硬件眾多(下一代Apple Watch、新AirPods等),不太可能和年底的Mac發布會擠到一起去。新iPhone發布會還有三十幾天,“高刷新率”遲遲不見曝光,已經充分說明了問題。
從生產狀態上講,就算iPhone 12會延期發布,無論如何,現在蘋果的供應鏈都已經確定好了最后的組裝方案并開始量產。如果iPhone 12真的配備高刷新率屏幕的話,最靠近蘋果供應鏈的郭明錤肯定會有所表示。
至于本次的爆料人Ross Young,他自己就是一家屏幕資訊公司的CEO,根據領英資料顯示,他在業界已經浸淫十余年,完全不是蹭熱度的《財富》小編。雖說露面較少,但此前對于三星供應鏈的線報極為準確,京東方退出iPhone 12供應商也是他的一手消息,在屏幕方面有著相當的可信度。
有意思的是,Ross Young在之前的爆料中也表示,iPhone將配備120Hz屏幕,而現在又收回了這一發言,這和Jon Prosser表示的“蘋果內部正在爭論”的傳言不謀而合。從iOS 14的早期泄露版本來看,蘋果也確實曾打算為iPhone 12配備高刷新率屏幕。
所以,在確定iPhone 12的屏幕規格之后,我們又陷入了另一個疑惑:既然蘋果確實有高刷新率的打算,甚至已經到了將要量產的階段,為什么在6、7月份之后,蘋果又突然變卦了呢?
iPhone的120Hz難題
想也不用說,高刷新率帶來的第一個難題必然是耗電。近兩年搭配高刷新率的安卓手機,必然有著一塊大電池,但iPhone 12的電池容量不僅沒有增加,反而還出現了縮水。根據韓國3C認證機構產業研究院的信息顯示,蘋果送審的三枚iPhone電池,其容量都比前代縮水10%,高刷新率必然會導致iPhone的續航倒退。
雖然在120Hz屏幕的iPad Pro上,蘋果推出了“自適應分辨率”的Pro Motion技術。但從實際續航表現來看,iPad Pro的續航成績依然出現了下滑,根據用戶統計,關閉高刷新率的iPad Pro續航能在十余個小時左右,但開啟120Hz的iPad Pro續航僅有八個小時。
考慮到近幾年的iPad Pro電池容量都在30Wh左右,而蘋果手機中續航最好的iPhone 11 Pro Max也僅有15Wh。可以預想到,搭載高刷新率的iPhone 12若是馬力全開,日常使用能否撐到下班都難說(快充還僅有20W不到)。
除了續航問題之外,高刷新率的屏幕產能也是個問題。盡管LCD上馬高刷新屏幕很容易,但OLED的高刷新率,意味著更難的生產難度與更低的生產良率。目前來看,僅有產能要求不高的一加8 Pro與OPPO Find X2才能吃下2K分辨率以上的120Hz OLED屏幕。
如果出貨要求達到千萬以上,就連三星自己也只能妥協,三星的Galaxy S20系列,其2K分辨率和高刷新率選項也沒有出現在同一款機型上。當然,今晚發布的Note 20可能會給我們驚喜。但每年出貨上億的蘋果顯然已經等不到這一時刻,果粉們猜想的“高刷新率只出現在Pro系列”也正式告吹。
最后一個問題是軟件適配,目前90Hz和120Hz都需要專門的軟件適配,蘋果的軟件風格是“一步到位”,不太可能為了90Hz做一個過渡(120Hz是60Hz的整數倍,適配難度可能比90Hz還低)。今年的iPhone 12已經有了四種不同尺寸的機型,其中6.1和5.4的OLED機型分辨率勢必要變動,若是再上馬高刷新率,開發者的負擔會進一步加重。
可以說,因為續航、良率和軟件三個原因,蘋果在猶豫良久之后,最終放棄了120Hz。當然這也可能是庫克的“擠牙膏”行為,但就算明年iPhone 12s推出高刷新率屏幕,以上的這些問題它依然要面對。
蘋果的后退
雖然我們從蘋果的角度,分析了iPhone 12不上高刷屏的種種可能性。但作為消費者,蘋果放棄高刷屏的舉動還是讓小雷很失望,尤其是在今年安卓全面上馬,一貫重視顯示素質的蘋果卻按兵不動,又讓果粉的信仰少了半分。作為最重視UI動畫、顯示素質的手機廠商,現在的蘋果失去了喬布斯時代的“現實扭曲立場”。
盡管今年的iPhone 12憑借著價格、新設計等優勢,銷量依然會很好看,但它也在無形中透支著自己的傳統優勢。當安卓廠商經過一年的摸爬滾打后,摸清了消費者在高刷新屏幕下的使用習慣,一貫以“人性化”著稱的蘋果,就算有UI加持,它還有自信在安卓廠商面前自稱“流暢”嗎?
套用小雷同事的一句話:“今年的iPhone要是沒有高刷新屏幕,我就不買了。”